如何防治大肠癌
直肠癌与结肠癌总称大肠癌。在消化道癌症中,其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位居第三。发病年龄多在40 岁之上的中老年人。 大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大肠良性腺瘤恶变为癌;饮食中肉类、脂肪、精制碳水化合物等过多,并缺少精纤维成分,故不利排便,食物残渣中致癌物质长久滞留肠管内,刺激肠粘膜导致癌变;直肠息肉、溃疡性结肠炎等诱发大肠癌;家族性遗传因素等。 大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,可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。当发展到中晚期, 会出现下列症状: 1 由于肠道粘膜糜烂、溃疡、甚至肿瘤破溃,出现脓血便和粘液便;有排便不尽和排便困难感,出现便秘与腹泻或二者交替症状,排便习惯改变。 2 随着大肠癌的增大,排便形状因此变细变形。 3 因癌局部侵犯、刺激肠道和肠梗阻等原因,出现腹部隐痛、钝痛与绞痛。 4 在腹部出现肿块,当癌体与其他器官或组织无粘连时,尚可推动,反之则较固定。 5 随着疾病加重,患者将出现诸如贫血、消瘦、乏力及发热等慢性消耗性体征表现;晚期患者可呈恶液质状态。 6 大肠癌发展到中晚期,由于体积增大或发生恶变,还可导致机械性肠梗阻、急性结肠穿孔、腹膜炎和急性大出血等并发症。
对饮食偏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纤维者、有家族患病倾着、患有肿瘤性息肉者等高危群体,一旦发现便血、腹痛、大便习惯改变、腹泻、贫血等症状,都要尽早到医院就诊。通过直肠指检、大便隐血试验、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、血清癌胚抗原(CEA)检查、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、CT检查和超声显象检查等,就能确诊是否得了大肠癌。 大肠癌早期应采取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,中晚期病人,凡能切除的肿瘤,只要病人能耐受手术,均应手术切除,在强调和重视外科手术切除的同时,中医药及放化疗对大肠癌的治疗也有着重要作用,尤其是植物抗癌药材的发现和临床应用,使消化道癌症治愈率大大提高,尤其对晚期大肠癌患者可以改善症状、减轻痛苦,提高生存率。 |